关于创作准则中「艺术性」的解释

论坛 图书管理庭 议事大厅 关于创作准则中「艺术性」的解释

正在查看 0 条回复
  • 作者
    帖子
    • #7913
      sicusasicusa
      管理员
        @sicusa

        提问

        创作准则是这么说的,艺术性:优秀作品的评判侧重于作品本身营造的美学体验而非作品世界观在理论层面的详实与內恰性,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设定创作。

        那么这个美学体验是有什么标准吗?指视觉或是情感上的美?比起美学体验我是更追求后者的,也就是追求合理自洽的,所以在写故事和写设定时总是反复推敲,探讨有无矛盾的地方,尽量做到不吃书。吃书和设定冲突我是不能接受的,这很大地破坏了架空世界和故事本身,而且实在圆不回来的情况下我是宁肯切掉整本书的。

        在我看来,设定故事自洽合理也是一种美,这代表着前后没有割裂或冲突,体现了架空世界的「真实性」。

        解释说明:

        合理自洽的剧情、故事内容的连贯性、处处隐藏的细节正是组成架空世界美感的很大部分,另外一部分则是故事或者设定本身在语言文字上的艺术性表现(遣词、画面感、内涵等)。基本而言:

        1. 故事创作应营造架空世界本身的氛围,强调故事本身的内容。
        2. 设定创作在构建起架空世界内核的同时,也不能丢失语言的美感。

        不同创作者对于自己的架空世界如何在理论层面上自洽的考虑是有深有浅的,以魔法的原理为例,有些创作者只设定了魔法的种类和魔法产生的现象,有些则建立了一套复杂的法则来阐述魔法产生的原理。但这样的差异并不会决定哪一方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如果构建出复杂法则的创作者无法用可理解的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其背后的世界观中,就更难以驱使他们剥离作品艺术性本身去研究、讨论这些底层设定。

        为此很多创作者间都产生过「架空世界究竟是作品重要还是设定重要?」的讨论——「荏苒之境」将设定也包含进作品的范畴中,认为设定也可以用艺术性来衡量。

    正在查看 0 条回复
    • 你必须登录才能回复该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