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新生:叶琳 三 叶琳的诞生

高维疆越来越觉得这是一场豪赌。

他在等小型化核反应堆的研究,一直等到2057年6月。在此之前,银海的研究人员与三所院校一起进行了无数轮对“智者一”的测试。这些人都习惯了把这个小计算机叫做“叶琳”。

这个月末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试机成功!

这是一个难以设想的直径十五厘米的小型化核反应堆。高维疆知道自己终于可以迈进最大的一步。赵培明这边,听到银海公司的团队完成小型化核反应堆以后难掩激动,立即与银海科技协商应用方法。另一边,“冰人计划”及其背后四个单位联合建立的研究公司申请到了国家的武器级设备研究许可。一场轰轰烈烈的图纸攻坚战就这样展开了。

/

艾登还在观测盘旋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这些“虫子”。自从加入国际空间事件应对会议以来,艾登数次到访中国、日本等国。在他看来,这些人有点儿难沟通,有点太精工细作。他知道美国人的计划是尽快在太空中建立一系列观测基地,从源头上消灭这些不速之客。这时候的艾登已经用海量的观测数据作为底牌让美国的军界达成了非常难得的共识,即这些“虫子”确确实实来自至少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地方,并建议军方在这时候减少与地球上的其他国家的对抗。

几年来,他在弗吉尼亚州有一间巨大的仓库,专门用来存储各种各样的“虫子”。他发现这些“虫子”的外观并不一致,又长又短,有大有小,大的可以达到三四十厘米直径,而小的只有两三厘米。他还发现在太空中遭遇的“虫子”要比来到地球上的种类更多,形状更丰富。他甚至通过火星的基地观察到两只“虫子”结合在一起的情景,有时候被他说成“交配”。

自21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虫子”便未对美国与加拿大等美洲国家再造成大规模伤亡事件,放眼全球,基本也如此;到2054年,全年都没有一人因“虫子”受伤。这样的趋势让世界上大多数人认为“虫子”事件已经过去了。2054年,世界GDP增速就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到2057年甚至更上一层台阶,这是因为人类在十年“虫子”事件中研发的科学、经济与文化成果用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让一场新的全球化浩浩荡荡;大家逐渐也摆脱了阴影,认为一个崭新的科学时代即将到来,2054年世博会已经为全世界的人们展示了真正的宇宙生活图景,描述了与可能的外星种族消除误会、共同交流的未来,并认为在人类首次登上太空的100周年,也就是2061年,月球与更远的行星可以向普通人开放居住。

确实是一个美好的梦。

/

“冰人计划”成员在2057年坐镇大连机器人研究中心。经常出没图纸设计办公室的除了周六周日才能赶赴的赵培明与王榭轩,后者也是中心的主任与研发部部长,主要是来自银海原机器人架构研发团队的人与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本来就配备了的研究人员,其中主要负责进度协调的队长是一个叫做许伟嘉的人,比赵培明的父亲年轻十几岁,和后者也认识——总自称“老人”,因为他觉得团队里比赵培明年纪大的都得放弃称自己为“年轻人”的资格;这只造成了整个团队唯一的一位漏网之鱼,就是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在冰人计划小组移入中心的当天过了自己二十一岁生日的研究生毕时蔚。根据计划,他们二人在之后还将完成对机器人的测试等等一系列工作,责任重大。

/

这一年的11月6日,大连尚且有着十度的外部气温。中心里自然冬暖夏凉,尤其是进入拥有螺旋生产线的大楼以后更能感觉到周围的空气基本恒温在二十五摄氏度。今天的日子非比寻常,按照计划,这一天将是作为类人机器人的“叶琳”的组装日,因为数据规模庞大的图纸已经在十月底彻底绘制与核查完成。实际上,大家在工作期间还是相对清闲的,因为图纸的很多部分都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上午九点,一个位于地下一层仓库的库门被打开了,里面正包含机器人的核心——一架新的、代号为智者二的黑色量子计算机与一枚小型核反应堆。高维疆与赵培明亲自乘坐货车。银海的这位创始人今天还是穿了他的经典牛仔外套来,看起来一副云淡风轻;赵培明则穿平时他在实验室经常穿的格子衬衫。两人都戴了大连机器人研究中心的胸牌。一下车,高维疆就向大家介绍到今日的安排:“为了保险起见,这一次我们先进行半自动安装。”他看了看表:“下午两点,先前安排的各操作员应该到岗。”

除了邀请了几所大学的教授与特批的几位外国交流者参与线上直播外,这次组装没有向包括媒体的其他人开放。反而,高维疆准备在制造成功后再邀请大量媒体。

随着时间临近,本来感觉一切胸有成竹的高维疆和赵培明也都开始打鼓,兴奋混着担忧。两人开始带着大家都忙碌起来。

赵培明一直在仔细观察着螺旋形生产线的各个细节,看着纯白色的走廊从围绕白色生产线的遍布玻璃窗的墙体中伸出,自动固定到螺旋结构的一些区域。他知道流程:骨架将在最接近地面的前三圈螺旋中被打印,在打印的同时安装入从银海总部运送来的核反应堆与量子计算机总成,在对应左手腕和两小腿的部分分别安装电磁炮与小型喷气发动机,在头部安装摄像机等复杂组件。中间的七层螺旋中,这套机械将被浸入液体,皮肤与衣物组件也会被送入液体箱,并在这种在液体中打印传导液导管。在最高处的三圈螺旋中,它将进行全身组件试动,然后会有惊险一幕——这是高维疆在银海总部中一直如此做的——液体箱将被整个倾倒在螺旋中央的非常坚实的核心筒中,如无意外,机器人将在自由落体时激活腿部发动机并做到平稳降落于地面。这种闪亮登场的方案曾经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不过高维疆坚持这样做,最多将这个竖直空间改造成能够防止核泄漏与小型核爆炸的升级版,但空间直径也从原先的十五米缩减为六米。到了今日特殊的没有其他员工就餐的食堂以后,他还在思考到头来这些组件将会做着什么样的运动。食堂餐常常让他想念他母亲做的大黑鱼。

午后的阳光正照进生产线最上方的天窗,在生产线上投着一个带有三角形锯齿边缘的大光斑。赵培明也知道这个天窗将在几分钟后就关闭,届时整个空间都会成为彻底的十二度恒温室。天窗里,同一个建筑群更高的那座“船帆”的尖顶微微露头,它的底下是办公大楼与其他的实验室。望见现在下午一点钟空无一人的大生产线,高维疆问赵培明:“年轻人,准备好让你的终极构想实现了吗?”

“准备好了吧。您呢?这也是您的终极构想。”

“准备好了。”高维疆环视了一下整个中庭,仿佛检查作业一样。

下午一点四十五分。

大厅及各处都突然熙熙攘攘起来。研究人员和操作工人来到中心,穿着不同颜色的岗位服开始穿梭于中庭的各个廊桥。整个空间苏醒过来,饱含秩序。高维疆、赵培明以及在此之前参与研发的各大学校的骨干此时聚集于最靠近生产线的十楼小会议室,这个房间一端的玻璃窗就面向整个生产线,站在窗边从上往下浏览便能将整个复杂结构尽收眼底——因为天窗与所有大门都关闭了,这时的生产中庭如同黑夜,只靠照明大灯提供光源。同时,会议室的屏幕被分为两个部分,左侧连接了中庭各处的闭路电视信号,显示出一个五乘五的监控矩阵;右侧开始了视频会议。一屋子人坐于会议桌两旁,看着摄像头中的自己,脸上都挂着轻松劲儿,实际上心率飙升。并且,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连续十二个小时的长流程,操作工人已经提前睡好觉,但他们没有。

两点钟的时针点到之时,大家都看到,生产线进行了它运转的第一步。

/

“来自海王星前哨基地的观测……‘虫子’正以反常的聚集式队伍……前往太阳系内侧……注意……它们消失了!!它们突然消失了!!就像……什么都没存在过一样!我的天。我的天!接其他星球观测站!”

就在大连的生产线井然运转的时候,从太空中却传来令人不安的信号。

“这里是木星……未观测到你方所说‘虫子’队伍……”

“月球……未观测……等一下!”

“这里是法国永久月球基地附属星座……观察到了反常的灰色细碎空间聚集体移动向地球去……空间事件应对会议月球第八中队已出发……同时联系地球……联系中……”

“您好这里是空间事件应对会议中国分部……观测到不明飞行物云开始在月球轨道外侧以接近匀速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

到了2057年的十一月,国际空间事件应对会议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研讨与处理总部,目前大家都依靠线上直播来进行突发情况应对的讨论,毕竟好些年来也没有什么“突发状况”。实际上,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组织早已解散。今天的常驻直播会议几乎没有人在线,但是随着太空分部紧急上线传递警报,有几个头像立即亮了起来。

其中一个是艾登。他在前些日子刚接受了升衔仪式,他不再是那个在众将云集的官僚系统里人人都看不起的大校了。不过现在已然是美东时间将近凌晨五点,前一天刚刚处理完相当繁重资料的他现在睡眼惺忪。他见在这短暂情况后的播报再无特殊之处,便睡了,虽然还开着在线标记。

另一个是被称为“上海机器人研发中心”的组织。这是由上海的一众企业机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紧接着大连创办机器人研究中心实验室后建设的机器人实验室,在这一天,负责账号接入工作的正是谢静敏。她还很好奇为什么大连的同行现在还没有上线。实际上在几分钟以后就有接线员将太空事变的消息汇报给了仍在大学校园参与中心生产线直播的王榭轩,知道中心正在忙于生产机器人,虽自己并非像赵培明和高维疆一样是会议会员,也很快使用中心的账号接入会议收听情况。

直播画面上,各国月球基地所传递的监测数据在应对会议数据处理中心交由人工智能分析后形成了实时的“虫子”活动图。它们在月球轨道以外漂游,聚集起来的体积不大,只是因为“虫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在活动图上看还是显示占据了将近一大半月球的体积。后来的数据表明它们随着月球的运转而缓缓运转,这让月球基地拉起了戒备状态。一些媒体已经将此次事件发表在了地球网络上,造成了一些恐慌,但各地很快就试图封锁了新闻消息的进一步扩散。

世界上几个其他的账号也接入了会议,其中一个有后缀“JRRDA”,即“日本机器人研究开发机构”的简称;还有尚未改掉韩文和俄文的两家机构的账号。

月球基地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等待“虫子”集群的下一步形同,同时对它们进行远程密切监视。他们在“虫子”中发现了体型不等的现象,最大的“虫子”接近十米长,仿佛一群蚂蚁中体型硕大的蚁后,并且有着奇异的复杂外表面。他们根据艾登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很多“虫子”的外形是相对应的,例如一只“虫子”的凹洞部位可能对应另一只“虫子”的凸起部位。但是,这样的观察只针对少数具有庞大体积的“虫子”,对于密密麻麻的小型“虫子”大家还未能整理出详细的数据。已经有人提出这些“虫子”是来自地外文明的等级社会智慧生物的假说,并且他们建议调制特殊的信号对它们进行广播。基地没有同意他们的建议。

/

直到凌晨一点,赵培明和高维疆仍然对正在发生在距离地球上空四十余万公里的事情知之甚少。

他们现在正在观察整个自动生产线加工与接续皮肤和外衣的工作,此时机体与正在游移着加工的十根机械臂正在浸泡在浅黄色稳定液中,而内部发生着微米级别的精密运动。在此之前,机体的钛合金骨架内部,除了核反应堆与量子计算机外,已经安装了位于左手处的真正的电磁炮装置、位于眼睛的视觉系统与摄像机、腿部的喷气式发动机与全身各处的其他设备。在机体上,这些设备都经过了细密的防极端环境处理,浸泡在各种配方的恒温液、冷却液中,并拥有多层壳体与韧性更胜银海总部金属丝帘纤维窗的保护层;它的白色外衣正采用了与纤维窗同样的材料,不过更加柔软,像一件普通的裙装。机体初具雏形,像漂浮在深海中的少女,轻柔的机械臂打印出它极具韧性的体外传导液气体交换纤维管,那将是它的湛蓝色长发。

高维疆看着它,感觉看到自己的女儿——但他知道现在还安静躺在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拥有真正的电磁炮,能够以极快的反应时间瞄准并杀灭它附近的任何威胁;脚下的发动机真的能够带它接近音速。它懂得虫子的几乎一切,也懂得人类的几乎一切,知道如何驾驶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也知道如何安慰一个受伤的孩子。

会议室窗上的铅门缓缓降下,因为核反应堆已经开始运行。噪声从铅门外传入,那是已经在核心筒开始运转的大型烘干装置。闭路电视画面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它各个部分的单独试车,这一切都吸引着所有在线参会者的目光。赵培明有些兴奋,他开始在他的终端上检查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与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如说单纯在转移注意力。过了半个小时,铅门又缓缓打开了,这意味核反应堆已经测试通过,接下来一切的成败就交给最中心的那根高百米、墙厚数米的核心筒了。闭路电视所有的画面都已转入这个垂直空间。

按照计划,赵培明会呼喊一个倒计时,虽然实际上一切都是计算机自动驱动的。

闭路电视的十六个画面都是核心筒内壁的灰黑色,带着一点纤维的交叉纹路;赵培明的声音落到“一”之后的一秒,最右上角的画面首先捕捉到了液滴的蒸发,然后是一闪而过的白色与蓝色——还有一点点红色,那是设计中服饰上唯一的图案——它们几乎在灯下闪亮起来,像抵近一颗流星。然后,在靠近左下角的屏幕上传来两道青色的闪光,跨着屏幕划着之字形,另外一个画面中蓝色的“长发”与一双睁开的眼睛一闪而过。整个屏幕的现实内容重组了,从十六幅各不相同的画面合并成同一个画面,在那幅唯一的画面上有一个人,白色的长靴踩在两个浅浅的光球上,同样纯白色的衣裙微微飘动着,胸左从上而下点缀着一条红色的竖线,左腕不是手而是一个银灰色的柱状机械,蓝色刘海下的双眼扫描着周围,鼻子挺拔,嘴角自然地笑。大家都伸长脖子盯着画面,几乎希望可以以零点一倍速慢放它,去看清每一帧的变化。它沿着核心筒缓缓下落着,闭路电视不断切换着不同高度的画面,接力般给它特写。它脚下的光球消失不见,脚尖浅浅踩到地面,鞋跟的挡板自动收回,同时左手的柱状机械也自动分成三个部分互相折叠缩进手腕中,手部重新旋转而出;起初看向后方,后来发现了直播闭路电视镜头在另一边,又转过身来,嘴唇在动,像在说什么,但是没有声音传出来;然后像有人和它产生了对话一样,它转过头去,长发随之飘动,嘴唇又运动了一会儿,然后看到一只真正的人类的、穿着防护手套手给它递上一个话筒来。它用它的手接过来,用一种很温和但不过分柔软的女性声线说了一句话:“你们好啊,我是叶琳。”

大家的掌声愣了一会儿才开始震动起来,随着直播很快传遍了所有参会者那里。赵培明与高维疆都起身,喊着“你好”,就像它这个人造物可以听到一样。接下来,他们要参与的就是训练这个机器人的侦察能力,让它熟悉它的座驾,等等。而在整个研究中心不为人知的硕大地下室,现在已经是训练组组长的许伟嘉及其手下是第一批真正见到叶琳的人。这里很早之前就被改装成了一个层高十米的训练空间,最大的部分在中心建筑后院花园的地下,几乎像半个足球场一样大,叶琳直接选择开启它的发动机从门口飞进来。

/

随着媒体被允许报道,消息很快传遍全球。这份新闻让很多人都直接放下心来,像是人类已经拥有了制胜法宝一样。应对会议的中国分部接受了研究中心的说法,称其为高级智能机器人;还能够简称为SID,因为这个发音和英文做“seed”的“种子”差不多,所以到最后直接叫它“种子”。这两个机构还在官方通告和内部用语中直接用第三人称女性称呼叶琳,让她更快速地与人类表达方式相适应。

在叶琳制造成功的消息被确定时,上海机器人研究中心的图纸设计人员还在设计图纸,日本机器人研究开发机构在论证可行性,艾登在国家侦察办公室处理关于月球“虫子”的报告,欧洲人、俄罗斯人和韩国人在各自讨论要不要加入机器人建造的潮流。艾登发表报告后,大家的进展明显加速了,因为人们都已经意识到头顶越来越浓重的乌云。

kikomas

kikomas

跳入那些诡谲的呓语 / 寻找那些褪色的真相

推荐文章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最新
最旧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